=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arles Dickens studies 赵炎秋,刘白,蔡熙著
ISBN/ISSN:978-7-5447-4931-2
价格:CNY58.00
出版: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4
载体形态:428页 ;24cm
丛编: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
附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简介:本书在对原始资料大量阅读、整理的基础上,对英美、东方(中国和日本)、以及俄苏的狄更斯学术史做了研究,对这些国家狄更斯学术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发展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对狄更斯研究的代表作家作品和主要观点进行了阐述与评论,对丰富多彩的狄更斯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此外,围绕狄更斯学术史的一些核心问题,联系狄更斯的创作进行了新的探讨并对狄更斯研究的重要文献做了索引。
并列题名: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arles Dickens studies
中图分类号:K835.615.6=43 I516.064
责任者:赵炎秋 (1953- ) 著 刘白 著 蔡熙 著
豆瓣内容简介:
《狄更斯学术史研究》通过尽可能全面周详的学术梳理,在时间维度和地区维度上将狄更斯作品的研究成果(包括相关专家学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公之于众,以裨来者查考,同时希望能温故知新,有所创建。资料齐全、立场客观、角度全面。
《狄更斯学术史研究》作者在对原始资料的大量阅读、整理的基础上,对英美、东方(中国和日本)、以及俄苏的狄更斯学术史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对这些国家狄更斯学术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发展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对狄更斯研究的代表作家作品和主要观点进行了阐述与评论,对丰富多彩的狄更斯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此外,专著围绕狄更斯学术史的一些核心问题,联系狄更斯的创作进行了新的探讨;并对狄更斯研究的重要文献做了详细系统的目录。在研究的过程中,作者尽量客观、公正地对待不同的流派和观点,做出客观的判断与评价。全书资料翔实、脉络清楚、分析精当、阐述详细,是狄更斯爱好者深入了解狄更斯及其创作的指南,也是狄更斯研究者研究狄更斯及其创作的基础和出发点。
豆瓣作者简介:
赵炎秋,男,1953年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课题3项,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及优秀奖10多项,出版专著9部,译著4部,发表论文180多篇。
目录:
绪言
第一编 狄更斯学术史
第一章 英美狄更斯学术史(上)
第一节 1836—1870年:狄更斯生前英美评论
第二节 1870—1914年:“狄更斯产业”的形成
第三节 1914—1939年:两战期间的英美狄更斯评论
第二章 英美狄更斯学术史(下)
第一节 1940—1959年:狄更斯研究的第一次转向
第二节 1960—1979年:“狄更斯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节 1980—2010年:后现代批评与传统批评的融合互渗
第三章 东方与俄苏狄更斯学术史
第一节 中国狄更斯学术史
第二节 日本狄更斯学术史
第三节 俄苏狄更斯学术史
第二编 狄更斯学术史反思与研究
第一章 感受与物化:狄更斯创作方法再探
第一节 感受型现实主义
第二节 狄更斯感受型现实主义的特点
第三节 狄更斯“物化”的描写方法
第二章 狄更斯小说中的监狱意象
第一节 作为揭露社会黑暗的监狱
第二节 作为罪犯惩罚场所的监狱
第三节 作为平民与不良分子混杂之地的监狱
第四节 从监狱意象看狄更斯小说创作的特点
第三章 写出人性的深度:狄更斯创作的魅力之源
第一节 狄更斯小说中的人性
第二节 狄更斯小说人性的内涵
第三节 狄更斯探讨人性的角度与特点
第四节 从人物性格到人性描写
第四章 过去与未来:狄更斯小说中的跨时代因素
第一节 结构
第二节 道德
第三节 城市文学
第四节 狄更斯笔下的先锋人物
第五章 狄更斯人道主义的道德内涵
第一节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与他的道德观
第二节 道德:狄更斯创作的目的与出发点
第三节 道德:狄更斯小说思想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四节 从道德的角度理解狄更斯的人道主义
附录一 重要文献
附录二 人名中外文对照及索引
附录三 书、报、刊名中外文对照及索引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卷期 | 状态 |
A | 流通部 | 1334528 | K835.615.6=43/ZYQ | 1334528 | 在架可借 | |
A | 流通部 | 1334527 | K835.615.6=43/ZYQ | 1334527 | 在架可借 | |
A | 库本库 | 1334526 | K835.615.6=43/ZYQ | 1334526 | 在库阅览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 京 ICP 备 10039564 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 号
欢迎第1999994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