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范子烨著
ISBN/ISSN:978-7-5097-3163-5
丛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文库
中图分类号:I207.227.372
其他题名: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出版: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06
简介:本书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深入阐发了这组诗的文本生成机制,彻底驱散了古往今来笼罩在这组诗上的迷雾。通过对陶诗经典的深入研究,本书弥补了西方“互文性”理论重内容轻形式的缺陷,表明了艺术形式的“互文性”对于文学建构的重要意义。书后的三种附录是作者研究陶诗“互文性”的副产品,为本书的理论阐释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学文本证据。
责任者:范子烨 ((1964-)) 著
载体形态:343页 ;24cm
附注:古典诗歌研究人员、学者及相关读者。
豆瓣内容简介:
范子烨编著的《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运用“互文性”理论研究陶诗的学术专著。这种理论的核心在于:任何一种文学文本都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在吸纳前人以及同时代人所创造文学文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任何文本都隐含着其他文本。本书从这一特殊的理论视域出发,还原了锺嵘品陶的真意,彰显了其在“互文性”方面孤明先发的理论意义;其次,《春蚕与止酒: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重点破解了《拟古》九首的文学密码,指出作品主要采取著名诗人曹植自我回顾的方式展开历史叙事,曹植的人生低谷与精神高原由此而展现无遗,而曹氏家族骨肉相残之世界大悲剧亦得到诗性的展演。《拟古》九首是诗人对诗人的解读,是诗人对诗人的发现,是诗人对诗人的刻画,是诗人对诗人的揭示,是遥想中的遥想,是追忆中的追忆,是曹植和陶潜两位伟大诗人对汉魏变迁之际的政治问题与人性问题的历史沉思录。本书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深入阐发了这组诗的文本生成机制,彻底驱散了古往今来笼罩在这组诗上的迷雾。本书对《止酒》诗的阐发,也昭示了《止酒》诗在艺术形式上的艺术渊源和深远影响,表明了“《止酒》体”与中国古代文人“止酒情结”的生成关系。通过对这些陶诗经典的深入研究,本书弥补了西方“互文性”理论重内容轻形式的缺陷,阐明了艺术形式的“互文性”对于文学建构的重要意义。
豆瓣作者简介:
暂无内容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卷期 | 状态 |
A | 流通部 | 1166314 | I207.227.372/FZY | 1166314 | 在架可借 | |
A | 流通部 | 1166315 | I207.227.372/FZY | 1166315 | 在架可借 | |
A | 密集书库 | 1166313 | I207.227.372/FZY | 1166313 | 在库阅览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 京 ICP 备 10039564 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 号
欢迎第21977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