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kturwandel der offentlichkeit /(德)哈贝马斯著 曹卫东[等]译
ISBN/ISSN:7-80616-600-9
价格:CNY20.00
出版: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9.1
载体形态:39,354页 ;20cm
丛编:欧洲思想系列
简介:本书的研究范围是自由主义模式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和功能,即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本书关注的是这一历史形态的主要特征,而忽略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似乎遭到压制的平民公共领域(plebejische Offentlichkeit)这一变体。
并列题名:Strukturwandel der offentlichkeit
中图分类号:D56
责任者:哈贝马斯 ,J. ((Habermas, Juergen)) 著 曹卫东 译
豆瓣内容简介: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分析“资产阶级公共领域(burgerlicheOffentlichkeit)。研究对象特别难以把握,这就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首先,由于研究对象比较复杂,用单一某个学科的方法是难以奏效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公共领域范畴放到传统“政治学”曾经关注的那样一个比较开阔的视野里加以探讨;①研究对象就其自身而言打破了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界限。社会学和经济学、宪法学和政治学以及社会思想史等各学科一体化所带来的难题是很清楚的:从目前社会科学学科分化和专业化水平来看,没有谁能“掌握”多门学科,更不用说“掌握”所有学科了。
豆瓣作者简介:
暂无内容
目录:
初版序言
1990年版序言
第一章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初步确定
§1 起源问题
§2 论代表型公共领域
附论:代表型公共领域的终结:以《威廉・麦斯特》为例
§3 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发生
第二章 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
§4 概论
§5 公共领域的诸种机制
§6 市民家庭和公众私人性的机制化
§7 文学公共领域与政治公共领域的关系
第三章 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
§8 英国发展的样板
§9 大陆的诸种变体
§10 作为私人自律领域的市民社会――私法和自由市场
§11 资产阶级法治国家中充满矛盾的公共领域机制
第四章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观念与意识形态
§12 论公众舆论范畴的史前史
§13 公共性作为政治和道德的调节原则(康德)
§14 论公共性的辩证法(黑格尔和马克思)
§15 自由主义理论关于公共性的矛盾观念(穆勒和托克维尔)
第五章 公共领域社会结构的转型
§16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融合趋势
§17 社会领域与内心领域的两极分化
§18 从文化批判的公众到文化消费的公众
§19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瓦解的线索
第六章 公共领域政治功能的转型
§20 从私人的新闻写作到大众传媒的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性功能的宣传(广告)
§21 公共性原则的功能转换
§22 人为的公共领域与非公众舆论:民众的选举活动
§23 自由主义法治国家向社会福利国家转变过程中的政治公共领域
第七章 论公众舆论概念
§24 国家法虚构的公众舆论以及对公众舆论概念的社会心理学解释
§25 一种社会学解释的尝试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译者后记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卷期 | 状态 |
A | 流通部 | 724769 | D56/HBM | 724769 | 在架可借 | |
A | 流通部 | 724770 | D56/HBM | 724770 | 在架可借 | |
A | 流通部 | 724763 | D56/HBM | 724763 | 本馆借出 | |
A | 流通部 | 724764 | D56/HBM | 724764 | 本馆借出 | |
A | 流通部 | 724762 | D56/HBM | 724762 | 在架可借 | |
A | 库本库 | 724761 | D56/HBM | 724761 | 在库阅览 | |
A | 外国语学院资料室 | X005392 | D56/HBM | X005392 | 在架可借 | |
A | 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系资料室 | X078242 | D56/HBM | X078242 | 在架可借 | |
A | 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系资料室 | X073063 | D56/HBM | X073063 | 在架可借 | |
A | 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资料室 | X118763 | D56/HBM | X118763 | 在架可借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 京 ICP 备 10039564 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 号
欢迎第199458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