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gmented Traces 重读西方艺术史 耿幼壮著
ISBN/ISSN:7-300-06513-9
价格:CNY24.80
出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6
载体形态:312页 图 ;23cm
丛编:朗朗书房
简介:本书是一部以现代批评理论和跨学科方法重新读解西方艺术史的著作。书中涉及了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重要时期以及诸多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等。
并列题名:Fragmented Traces
其他题名:重读西方艺术史
中图分类号:J110.9-53
责任者:耿幼壮 著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现代批评理论和跨学科方法重新读解西方艺术史的著作。书中涉及了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重要时期以及诸多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却无意勾勒出一部完整的艺术史。相反,本书的探讨恰恰表明,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艺术史似乎都已不再存在。随着意义本身的不断消解和重构,艺术家、艺术作品、连同他们所处的时代,只能呈现为破碎的痕迹。不过,正是在这种散落的追寻中,或许可以重现艺术史本身的意义。
豆瓣作者简介:
耿幼壮(1953-),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哲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英国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终身研究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世界汉学》主编、《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主编、《基督教文化学刊》编委会成员、Critical Research on Religion编委会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文论与比较文学、艺术史与艺术哲学、跨学科研究与文化研究。
目录:
总序一:东西东西
总序二:东来西去
德里达的记忆——代前言
视觉、躯体、文本——古希腊艺术问题
神圣的符号学——经院哲学写作与中世纪的文学和艺术
文艺复兴之梦——阐释提香
永恒的忧郁——论北京艺术的时空结构
精神的戏剧——巴洛克艺术的时空结构
欲望的废墟——读巴洛克绘画
波希米亚人——惠斯勒、先锋派艺术和19世纪后期欧洲文化问题
古典主义的现代派——马蒂斯的《蓝色裸体》与《粉色裸体》
机器时代的艺术——《泰坦尼克号》与现代主义艺术
天使的堕落和天堂的乡愁——夏加尔的绘画与伊里亚德的神学
身体、艺术、革命——弗里达·卡洛的绘画
现代主义的歧义——马格利特的词与物
写实主义的现代绘画——斯坦利·斯宾塞的复活
肯定性的艺术——大野洋子的生活和创作
走向现代之后——安迪·沃霍的意义
愤怒与狂喜——从女性主义到后女性主义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卷期 | 状态 |
A | 流通部 | 720276 | J110.9-53/GYZ | 720276 | 在架可借 | |
A | 流通部 | 720277 | J110.9-53/GYZ | 720277 | 在架可借 | |
A | 库本库 | 720275 | J110.9-53/GYZ | 720275 | 在库阅览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 京 ICP 备 10039564 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 号
欢迎第256997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