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学者的共同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编
ISBN/ISSN:7-80190-181-9
价格:CNY24.00
出版: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3
载体形态:330页 ;22cm
丛编:东瀛求索
简介:本书是对中日关系研究的文集,收录理论性文章《中国的崛起与中日关系》、《产生自日本的中国“自画像”》等10余篇。
其他题名:中日学者的共同探讨
中图分类号:D822.331.3
责任者: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
豆瓣内容简介:
中日两国“同文同种”,历史上有过长期的友好交往历史,但也曾有过兵戎相向的时期,尤其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严重地侵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新中国建立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并最终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然而在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始终存在不和谐的声音,始终存在一些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日两国间的某些不和谐之处越发突显,尽管两国经济关系不断加深,人员往来有增无减,但两国民众间存在的误解越发严重,不利于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事件时有发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中日间不少学者就此也做了多方面的探讨,试图对此有所解说,寻找原因,找出破解之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2003年学术年会专门确定了“中国与日本的他者认识”主题,邀约中日两国有关学者,如张蕴岭、滨下武志、天儿慧等,从“他者”的角度对中日关系及中日两国各自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更好地认识对方,认识自己,从而在思考两国关系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无根、无据、脱离实际的认识,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提供有益意见。
豆瓣作者简介:
暂无内容
目录:
卷首语
中国的崛起与中日关系
面向未来的回忆——他者认识和价值创建的视角
全球化中的东亚地缘文化——“日本与亚洲”和“亚洲中的日本”的自他认识的异同
日、中、美的社会文明及其比较
产生自日本的中国“自画像”
日本对华外交的一次尝试——九一八事变前对“日中新条约关系”的摸索及其局限性
江户时代末期的中日交涉——总理衙门档案的视角
“共同体”与“散沙”: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卷期 | 状态 |
A | 流通部 | 676724 | D822.331.3/ZSY | 676724 | 在架可借 | |
A | 流通部 | 676723 | D822.331.3/ZSY | 676723 | 在架可借 | |
A | 库本库 | 676721 | D822.331.3/ZSY | 676721 | 在库阅览 | |
A | 外国语学院资料室 | X006753 | D822.331.3/ZSY | X006753 | 在架可借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 京 ICP 备 10039564 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 号
欢迎第55204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