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38 收藏:0

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 周海宏著

ISBN/ISSN:7-81096-076-8

价格:CNY35.00

出版: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12

载体形态:260页,[19]页图版 图,乐谱 ;21cm 光盘(1)张

附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读者对象:一般读者。

简介:本书分析了联想活动介入对音乐表现影响及“感情性对象”、“视觉性对象”及“哲理性、戏剧性”对象的在音乐中的表现;分析了情态、情绪、情感三种感情对象在音乐中的发生过程与条件,明确了“情态”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地位。

其他题名: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

责任者:周海宏 著

  • 音乐心理学
  • --研究
  • 音乐美学
  • --研究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内容简介:音乐到底能不能表现情感体验、视觉景象及哲理性、戏剧性等非听觉性的对象?这是音乐美学研究中有尖锐分歧的问题。音乐音响的两个根本属性——非语义性与非视觉性是导致这些争论的核心原因。由于听觉的感受何以能够使人产生非听觉性体验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从而使诸如音乐的“内容”、“意义”及“自律与他律”等一系列音乐美学核心问题的研究难以向前迈进。
本研究以联觉关系为突破口,用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证明了与音乐听觉相关的六种联觉对应关系规律:与音高相关的联觉,/与音强相关的联觉、与时间相关的联觉、与时间变化率相关的联觉、与紧张度相关的联觉、与新异性体验相关的联觉。
联觉对应关系规律是音乐之所以能够表现听觉之外对象的根本原因与最重要的基础。这个规律的发现使我们有可能系统地揭示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中介环节的机制,并获得对能够落实到具体音乐形态操作的音乐表现性规律的把握与认识。联觉对应关系规律,决定了音乐表现的限度——被表现的对象必须与音乐音响构成稳定而充分的联觉对应关系,否则就不能被音乐所传达。同时,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中,还存在着一类无法使人感到表现对象的音乐,对良好听觉感性样式的理想及丰富情态体验的追求成为此类音乐的精神内涵。

豆瓣作者简介:

    暂无内容

目录: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卷期 状态
A 流通部 687368 J60/ZHH 687368 在架可借
A 库本库 687366 J60/ZHH 687366 在库阅览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 京 ICP 备 10039564 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 号

    欢迎第235630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