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 汪凤炎等著
ISBN/ISSN:7-01-005187-9
价格:CNY39.80
出版: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5.10
载体形态:456页 ;23cm
丛编:德育新路向丛书
附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重要成果,南京师范大学“211”学科建设项目成果 读者对象:一般读者。
简介:本书全面阐述了为什么要研究“生活即德育”的育德模式、“生活即德育”的育德模式:含义、过理智生活,做一个是非分明的人等内容。
其他题名: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0
责任者:汪凤炎 著
豆瓣内容简介:
道德教育本是一个只要有人存在就必须谨慎对待、认真思考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人们自身和子代的人格完善,进而关系到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发展前景。但是,或许是当代中国人普遍感受到竞争压力的逐日增大,或许是其他的原因,毋庸讳言的是,道德教育在当代中国现实教育中和人们心目中所占的实际分量,较之智育甚至体育的分量都要小得多。由此而产生了一个容回避的消极后果:由于极少数人的道德沦落,导致绝大多数中国的人做人成本增加。在这种大背景下,关于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现在正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就中国道德教育界而言,许多学者和实践者也在积极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这一时代课题。通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许多人都将目光转向生活德育,致使生活德育在当代中国德育界成为一个几乎人人都知晓、个个都能说上几句的话题。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尽可能地凸显《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的研究旨趣与一点新意,《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提出要用三元取向——心理学、文化学和教育学——的眼光来系统审视生活德育,以使生活德育真正生长在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上,遵循心理学规律和教育学规律而茁壮成长。
豆瓣作者简介:
暂无内容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卷期 | 状态 |
A | 流通部 | 649511 | G410/WFY | 649511 | 在架可借 | |
A | 流通部 | 649512 | G410/WFY | 649512 | 在架可借 | |
A | 流通部 | 649513 | G410/WFY | 649513 | 在架可借 | |
A | 流通部 | 649514 | G410/WFY | 649514 | 在架可借 | |
A | 库本库 | 649510 | G410/WFY | 649510 | 在库阅览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 京 ICP 备 10039564 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 号
欢迎第11765位用户访问本系统